您好,欢迎访问天美考研直通教育有限公司!

16600246510

全国咨询热线

您现在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天美考研资讯 >

天津美院考研|国画山水笔墨作用-墨法(下)

更新时间:2023-02-07 14:25:03


继续讲下天津美术学院考研国画山水常用墨法,泼墨以及宿墨。
3.泼墨法
“泼墨法”是一种流传久远的画法,在唐代流传下来的画典和诗词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有关这种画法的记载。唐代陆龟蒙在《和五贶诗·华顶杖》的诗中就出现了“持看泼墨图”的诗句,宋代《宣和画谱·王洽》中描述得更加详细:“王洽不知何许人,善能泼墨成画,时人皆号为王泼墨。”
从字面上看,“泼墨法”就是将墨色泼洒在画面上,让其自由流淌晕化的方法。这种字面上所表述的将色墨直接泼洒在画面上的方法,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画面的载体必须是可控制的熟绢或者熟纸。这是因为熟绢或者熟纸不会将色墨渗透到画面的背面,也不会没有控制地晕化,它能够按照作者的愿望有控制地变化。宋代之前,熟绢还是绘画的主要载体,因此,当时的“泼墨法”主要还是运用直接泼洒的方法。元代以后,生宣纸大量地被作为绘画的载体而运用,此时的“泼墨法”名称还在,但方法却有了不同的变化,主要是指那些不拘成法而挥洒自如的方法,能够生动地呈现出氤氲酣畅、水墨淋漓艺术效果的山水画。
image.png
4.宿墨法
宿墨即隔夜之墨。墨汁存放久了,水分蒸发而逐渐干结,甚至形成墨渣。宿墨一般不宜书画,这是因为宿墨中的胶在水分蒸发过程中将细小的黑烟灰凝集成较粗的颗粒,即使用水再次研磨调好,也失去了新墨的光泽和清润,画到画面上无法呈现清晰的墨韵,往往容易形成甘结,在生宣纸上还会出现结边现象。这是宿墨的缺点,但运用恰当了,反而能够得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在山水画中,常常用它来表现干涩的朽树、斑驳的奇石和苍茫的苔藓。现代画家,尤其是浙江山水画家,尝试用宿墨表现那种“如屋漏痕”般的空。在传统山水画里,常常用宿墨(焦墨)在画面最重要的部分勾点皴擦,往往能够起到画龙点睛效果。近代山水画大师黄宾虹先生晚年患有眼疾,常常在重笔浓墨中点以宿墨苔点,使原本黝黑的笔墨中又现苍莽重墨,顿使画面神采飞扬。

在线客服

ONLINE SERVICE

联系电话

1660024651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