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考研|中美史名词解释知识点·写生正派/常州派
更新时间:2023-06-18 09:59:35
写生正派/常州派
恽寿平的没骨画法不同于院体勾勒填色,而是以潇洒的笔致点蘸色彩,注意写形传神,用笔工整俊秀,章法简洁明快,造型生动含蓄,称之为“逸笔写生”,具有文人画的逸致韵味。加上他能诗善书,以秀丽的行楷、隽美的诗文加以题跋,更加深了作品的意境,和画笔相映成趣。这种画风即受到文人阶层的欣赏,也为宫廷所欢迎,被誉为“写生正派”。因其是常州人,后来发展成常州派
常州画派的名称,最早见诸于《清朝画征录》。这部书,初名《国朝画征录》,成书于雍正十三年 (1735年),作者系秀水(今浙江嘉兴)画家张庚(1685一1760年)。他在该书中写道:“及武进恽寿平出,凡写生家俱却步矣。近世无论江南江北,莫不家南田而户正叔,遂有常州派之目。”又说:“斟酌古今,以北宋徐崇嗣为归,一洗时习,独开生面,为写生正派”。
常州画派的两个主要代表人物恽寿平和唐匹士,同时擅长山水和花鸟。恽寿平还兼擅诗文、书法。他的好友王石谷和表兄孙承公,多次劝说他要他放弃画花卉。理由是担心他分散精力,影响在山水画领域的艺术成就。他们说,研精卉草,且求其趣,其于烟云山水之机疏矣,恐久耽于此(指画花卉),便与云烟林壑、墨雨淋漓之趣渐远。但是,恽寿平有自己的主张,他认为“写生本与山水相发,一花一叶布置,与于岩万壑意趣略同,惟能深知泼墨之理,方与布色点染之妙处有合。”恽寿平根据自己的创作实践,体会到“研求宋元诸家山水笔法,皆能一一剖析其精微,故于写生,一洗流传庸史之积习,破院本刻画之滥觞,抉前人未发之奇秘,驱造化于毫端,曲折纵横,无不如意;赵文敏以来一人而已。恽寿平不仅没有接受亲友的劝告,放弃对于花卉虫草画的追求去专工山水,而且有意识地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没骨法花卉画的创新,艺术天地的浩翰广阔深邃,是用不着相互谦让的。所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完全可以“各得其所”。事实也正是如此。从恽寿平本身来说,他把主要精力用于没骨体花卉画的创新和实践,取 得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成就。同时,他在山水画的创作上,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当然也不会因为他在山水画领域的成就而缩小了王石谷在山水画领域自由飞翔的天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