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美考研直通教育有限公司!

16600246510

全国咨询热线

您现在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天美考研资讯 >

天美考研|中美史名词解释知识点·清初四王-王时敏

更新时间:2023-06-10 10:08:35

王时敏(1592年-1680年),初名赞虞,字逊之,号烟客,晚号西庐老人。江苏太仓人,明末清初画家。

王时敏明崇祯初年,以荫官至太常寺少卿。善画山水,得元黄公望墨法。代表作有《山水图》《仿黄公望山水》《杜甫诗意图》等。笔墨含蓄,苍润松秀,浑厚清逸,然构图较少变化。其画在清代影响极大,王翚、吴历及其孙王原祁均得其亲授。王时敏开创了山水画的“娄东派”。

王时敏的传世作品有《仿梅道人溪山图》《仿山樵山水图》《层峦叠嶂图》《秋山图》《雅宜山斋图》等,并著有《西田集》《疑年录汇编》《西庐诗草》等。王时敏兼工隶书,榜书亦负盛名。王时敏的作品在立意、布局、运笔、色彩、线条等方面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是中国画海中一朵瑰丽奇葩。

《仿梅道人溪山图》:绢本设色,纵:90厘米,横:42厘米。为清顺治九年(1652年)王时敏60岁时候创作的精品佳作。笔法纯熟、气势壮丽、意境深远,体现了花甲之年的王时敏炉火纯青的艺术造诣。

王时敏,清初“四王”之首,正统山水画的代表人物。他上承画坛大家黄公望、董其昌的启蒙指授,下启“娄东派”、“虞山派”的绘画宗旨。王时敏涵有的深厚绘画理论蕴藉皆在其画论著作《西庐画跋》《王奉常书画题跋》中记载传世,影响深远。清代是绘画理论的大总结时期,这个阶段的绘画理论基本都是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之上总结而出。现今学术界对王时敏的绘画理论的研究重视度较低,基本是把学术视野放在王时敏对“摹古”层面的浅显探究,很少从文艺美学的角度研究他的绘画思想。

而从美学角度出发,王时敏独特的绘画美学思想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王时敏认为优秀的绘画创作者是兼具天赋灵机与后天绘画素养的。其次,王时敏坚持以儒学为指导的正统绘画理论,把守正统“画家正脉”,重整清初画坛时弊,确立画坛正统创作风气,于“法韵兼备”之中寻求“笔墨之外”的意境美。最后,王时敏追求“气韵生动”的艺术目标、遵从“中正平和”的审美取向,达至“笔墨逼真,形神俱似”的技法要求,从而展现“平淡天真”的绘画风格。王时敏推崇平淡天真的绘画风格,追求以儒学为指导的正统艺术理念,充分体现了对审美价值和时代审美需求的把握。他肩负着士人般的责任感,匡扶清初画坛时弊,上承先辈的传统画学观念精华,以开后代画学理论之风,在中国传统绘画文化中具有传承与革新的重要作用,其绘画理论思想更是为中国传统画坛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上一篇:天美考研|中美史名词解释知识点·波臣派

下一篇:没有了

在线客服

ONLINE SERVICE

联系电话

16600246510

返回顶部